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译文] 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刚刚经历了邂逅相逢的喜悦,又要面对骤然分别的痛苦。
[出自] 苏轼 《江城子·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注释:
词调、题名一作《江神子·恨别》。元丰二年(1079)三月作者调为湖州(今属浙江,州治吴兴)知州,留别徐州田叔通、寇元弼、石坦夫。
佳人:贤能之人,此处指友人。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的通济渠,引汴水入黄河与淮河相通,沿渠筑堤,人称隋堤。
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背归鸿:作者南下吴地,此时正是春天,大雁飞回北方,因此说“背归鸿”。
吴中:湖州在三国时属吴。
清泗:泗水,源出山东,南下流经徐州,注入淮河。淮:今江苏秦淮河。
楚江东:指徐州,湖州所在地。长江流经楚地,故称楚江;湖州在江东 (即江南),词人将移知此处,故云。“清泗”以下四句从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化来而反用其意。
译文:
天涯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刚刚经历了邂逅相逢的喜悦,又要面对骤然分别的痛苦。携手友人,含泪折花相送,作为道别。东风徐徐,春光仍在,可我即将离开,这美好春光今后还能与谁共享呢。
隋堤中的水浩浩荡荡,好似我无限的离思。春光明媚,鸿雁北归,而我却与雁行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