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答武陵太守》翻译赏析

2019-03-25 王昌龄

《答武陵太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注释】

⑴答武陵太守:作者离开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将返金陵,武陵太守设筵相送。作者以诗相谢。答:回话,回复,回信。

⑵微躯:指自己微贱的身躯,作者自谦之词。

⑶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大梁客即指信陵君的门客,犹指侯赢,此处代指诗人自己。

⑷信陵:地名,今河南宁陵。在这里代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养食客三千人,以礼贤下士闻名于世。信陵恩即指信陵君礼贤下士,此处代指武陵太守对作者的恩惠。

  【翻译】

我就要凭借佩剑远行千里了,微贱的我冒昧地向您说一句话: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携,也决不忘记您对我的恩惠。

  【鉴赏】

古时“答”是一种敬称。王昌龄是武陵田太守的门客(即田的参谋),因此辞别(或者说辞职)的时候就专门写一首“答诗”来做交待。对于这首作品读者完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理解。前一句是告辞,说明自己的去向;后一句就是表达对太守的谢意和尊敬,或者说是感激和忠实。

从文采修辞上讲,诗中用典故表露自己的心意。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国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信陵君,他既是有才能的霸主,又是广纳贤才的爱才之君,因此门客们都很愿意为信陵君效力。诗中的大梁客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后面的“信陵恩”比得是田太守对他的恩德。有些评诗的书中有这样的说法 ..........

�Ķ�ȫ��
上一篇: 《宿王昌龄隐居》翻译赏析 下一篇: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翻译
[王昌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