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末,“张爱玲热”悄然兴起,并带起一股老上海怀旧风;张爱玲的一切,从穿旗袍到喝咖啡、看电影的嗜好,仿佛化作了时尚迷的“怀旧圣经”、学者诠释老上海的文化符号。
在那个旧传统与新时尚交替的当口,张爱玲表现出来的时尚似乎在那个时代显得另类又独特。
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穿着“丝质碎花旗袍”,带着她那敏感于常人的色彩、节奏和情绪登上文坛。
张爱玲喜欢奇装异服,甚至有“恋衣癖”。她在《更衣记》里曾为当时女子不能穿得出众一点儿感到愤慨。她为自己设计衣服,在香港读书时,就用所得的奖学金自选衣料设计服装,弟弟问她是不是香港的最新样子,她笑道:“我还嫌这样子不够特别呢!”
有一次,她从香港带回一段广东土布,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嫩绿的叶子,印在深蓝或碧绿的底儿上,是乡下婴儿穿的。她在上海做成了衣服,自我感觉非常之好,“仿佛穿着博物院的名画到处走,遍体森森然飘飘欲仙”,这自然可以“完全不管别人的观感”。
张爱玲穿着打扮标新立异,当时就为人所熟知。最富戏剧性的文字记载,莫过于与她并称为“四大女作家”之一的潘柳黛在《记张爱玲》中所写的:张爱玲喜欢奇装异服,旗袍外边罩件短袄,就是她发明的奇装异服之一。
为出版《传奇》,她到印刷所去校对稿样,整个印刷所的工人都停下来,惊奇地看她的服装。她到好友苏青家做客,整条里弄为之震动,她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一大群孩子,一面追,一面叫。她参加朋友的婚礼,穿了件自己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