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晏殊

2019-03-25 晏殊

人道他神童出身,历居要职,风光无限,却不知自古以来惟有心思缜密之人方能捕捉词的深沉。

在某一个久远年代的暮春时节,夕阳西下时分,晏殊独自一人坐在一座雕栏玉砌的小亭子里。一壶老酒正静静的待在桌上散发着醇香。同样的亭台,却是不同的时间了,眼前的暮春黄昏景象几时还能再见?晏殊不禁在内心发问,但是没有人能回答他,于是他举起酒杯,边喝美酒边赋新词。

晏殊生活富贵优裕,以他国相之重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富贵花没见识过?为何出现在他词中的偏偏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也不是风姿绰约的芍药而且感伤的落花呢?不同于平常人写花的婀娜多姿,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他独爱写飘零的落花。落红无痕,出现在失意诗人的词句中或许平常,但是对于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每宴必以歌乐相佐富贵生活的晏殊来说,落花到底代表着什么呢?

落花与词这种文学形式似乎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与诗相比,词的境界纤巧细致,更多地表现优美、悠闲和忧愁。在词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个人化、女性化的色彩。晏殊吟唱着一首新的小词,喝着借以消愁的闷酒,沉浸在与去年相同的时节里——暮春的黄昏。暮春是花凋零的时节。花的凋零,是那样的匆匆,还来不及惋惜地为落花赋一首新词,落花就已经化作春泥,消逝在清香的泥土里了。

面对时间的长河,仍谁都无法回避,无法逃脱,即使富贵如晏殊也只能任凭两鬓斑白的华发在晚风中飞扬。这样短暂的人生,除了能在这幽静的小院子里叹息、在落满花瓣、飘满花香 ..........

�Ķ�ȫ��
上一篇: 晏殊《蝶恋花》教案教学教案 下一篇: 《山亭柳·赠歌者》晏殊词作鉴赏
[晏殊 ]相关推荐